“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与参数”团队2012年入选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柳作为学术带头人,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团队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共计5人次以上,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陕西省“青年百人”等省部级人才计划共计2人次以上。
“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与参数”团队依托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级重点学科,通过发挥群体力量和学科交叉优势,围绕建筑节能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参数方面开展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国建筑气候分类分区理论与方法、室外气象参数与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热舒适的气候适应与室内设计参数、建筑零能零碳一体化设计方法与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经过20多年努力攻关,建立了中国建筑气候分区方法,更新和完善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区划;建立了低能耗建筑室外设计计算参数体系及室内舒适需求模型与设计参数体系;构建了适应气候的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与指标体系。成果直接用于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之中,支持了全国数个大型公建星级绿色标识建筑的首创工作。兼顾社会、经济、气候、文化等因素,研究团队提出的低成本、易建造且独具地方风貌的气候适应型低能耗建筑模式,广泛应用于新疆、西藏、陕西、云南等地,支持完成23项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项目,对建筑节能减排推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尤其是西部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杰青、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面上、青年10余项,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出版著作3部,教材2本,授权专利2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0余项。培养博士后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名,自2004年起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华夏建筑科技进步奖2项。